最近感染新冠发烧的人很多,退烧药物也被抢购一空,一粒难求。有的人即使配备了足够多的药,但是因为对疾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药物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发烧到什么程度需要吃药?发烧会烧坏脑子吗?物理退烧和吃药优先选哪种?
一、发烧后,不要急着退烧
退烧的目的是改善舒适度,而非降温或治病。
发烧不是一种病,而是大脑主动升高体温调定点,帮助身体战胜感染。在高温状态下,病毒的活性和繁殖速度会被抑制,而免疫系统的战斗力却得以强化。
所以,不要一发烧,就着急退烧,当你感觉非常难受时,可以吃退烧药。
烧到多少度吃药?以舒适度为标准,你觉得很难受了,38℃也可以吃,如果不难受,哪怕39℃以上也可以不吃,孩子大人都一样。
但是,吃退烧药只是把体温降下来了,是控制了发烧这个症状,并不等于病就好了。
因此,发烧不意味病情严重,而是免疫系统在大干一场,不用着急退烧。
二、发烧会烧坏脑子吗?
很多人会问:发烧不吃退烧药,会烧坏脑子吗?
人体的体温受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控制,发烧很少会超过41°C。等病毒灭得差不多了体温自然会降下来,不需要我们太多干预,所以发烧不会烧坏脑子,发烧后脑子出了问题的有可能是脑膜炎引起的发烧,导致问题的是脑膜炎而不是发烧。
体温超过41°C,通常是因中暑或者捂热而导致身体无法散热所致。
烧坏脑子的可能原因有:
1、脑部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引起的发烧,严重时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但这是由感染引起的,而并非发烧引起的。
2、热性惊厥:有些儿童会因发热诱发热性惊厥,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是单纯的发热原因。
3、脱水:有些人发烧时可能会精神恍惚、胡言乱语,这主要是因为脱水了,补充水分即可,不会留下后遗症。
所以,发烧的时候,多喝水、好好吃饭补充能量、多休息,做免疫系统坚强的后盾。
三、退烧是物理降温好,还是吃药好?
有人可能会顾虑药物的副作用而选择物理降温,弄个冰袋什么的敷一敷。物理降温只能短暂地降低一点体温,效果不好还可能引发寒战等不适,所以目前指南均不推荐物理降温。
如果烧得实在难受,首选的退烧药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药物可以让身体重置体温调定点,由内而外实现退烧。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者二选一即可,选择上应注意:
1、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肝功能不全者除外),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2、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关节炎患者,优先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无消炎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常见的复方感冒药(如白加黑、泰诺等),它们的药品通用名中含有“氨酚”或“酚”,即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也可以起到退烧作用。选择一种即可,不可叠加使用。
正确应对发烧,总结下来就是:
1、发烧是身体在自卫,不用着急退烧;
2、多喝水、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就是在给身体帮忙;
3、发烧不会烧坏脑子,放任发烧不会让病情更严重;
4、是否吃退烧药,以自己的感受为准,难受就吃,不难受就不吃;
5、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根据个人情况二选一,不可叠加使用;
6、物理降温用处不大,捂汗、冷水澡、酒精擦浴反而有害。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包括儿童、老人,即使新冠阳性后,首先建议依然是居家护理和观察。如果出现严重情况或家属不安心的情况,也可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