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成员撰写的最新版《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专家共识(2021)》发表于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角膜塑形镜,是由一种透气性好的硬质材料制成的,通过佩戴此种眼镜,能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经诸多研究发现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已成为临床上矫治近视和防控近视进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新版共识对角膜塑形镜适应证和禁忌证、规范验配流程、验配流程中规范检查等事项进行了详细梳理。以下为共识内容的简要概述。
- 适应证
- 近视和散光屈光度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适用范围之内
- 角膜曲率在00~48.00 D之间
- 禁忌证
- 8岁以下儿童
- 正在使用影响角膜塑形镜佩戴、改变正常眼生理的药物
- 角膜感染、角膜异常,或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或患全身性疾病对角膜塑形有影响者
-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少于2000个/mm²
- 有接触镜或接触镜护理液过敏史
- 孕期、哺乳期妇女,或备孕者
- 验配流程
整个验配流程分为“初次配前检查”、“取镜日检查”、“戴镜首日复查”、“配后复查”四个阶段。共识中对于各阶段要进行哪些检查,以及检查前后需要完成哪些事情进行了详细阐述。
- 规范检查
因规范实施检查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戴镜的前提。共识中详述了常用的“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
此共识结合了临床实践经验、科学研究发现及行业科技的提升而形成,为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