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以女性居多。一般情况下,贫血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认为是“小毛病”,有些人会选择红枣、红糖来补血。研究表明,如果长期贫血得不到有效治疗,不仅影响心脑血管功能,还会引发精神障碍。
贫血是怎么引发精神障碍的呢?
贫血,简单地说,就是人体内的红细胞变少了。红细胞又是什么?红细胞相当于一种交通工具,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那么红细胞少了,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就会降低,造成缺氧、缺血的状态,这时候我们就会开始觉得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当脑部长期缺氧时,患者就会出现嗜睡、烦躁易怒、焦虑和幻觉等严重的精神障碍。
怎么避免和治疗贫血引发的精神障碍呢?
治标需先治本,发生精神障碍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贫血,那么我们就要先治疗原发病。贫血改善了,精神障碍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
贫血食谱:
营养不良性贫血症
宜: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蛋黄、芝麻、海带、木耳、紫菜等。建议使用铁制炊具。
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
食用有利于铁吸收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大枣、柑桔、西红柿等高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忌:挑食、偏食。
巨幼细胞性贫血
宜:补充叶酸,如菠菜、油菜、花生仁、豆类及其制品等。
补充维生素B12,如动物肝脏、肉类、蛋黄、牛乳等。
多吃高蛋白食物,如蛋、奶及豆制品等。
忌:高温和长时间烹饪食物
再生障碍性贫血
宜:以高动物蛋白和维生素的补充为主,如鲫鱼、瘦肉、动物肝脏、鸡、蛋类、牛奶、水果蔬菜等。
以食用富含铁和叶酸的食物为辅,如小白菜、西红柿、绿色新鲜蔬菜等。
忌:生冷、不卫生和生硬的食物。
所有类型的贫血都需要忌咖啡因和茶,因为其中的鞣酸可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障碍,除了对原发病的治疗,其他症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由于精神障碍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贫血的治疗,所以适当的采取对症药物治疗是有必要的,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同样重要,如支持性心理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认知疗法,帮助病人认识疾病,消除疑虑,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各项治疗计划。
早期合并应用心理治疗可降低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的发生率。
3.建立一个舒适的环境
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家属可以给患者安排一个宽敞、透光性好、安静的房间。
4.日常护理
对于有意识障碍,出现恐怖性幻觉,极度兴奋的患者,需注意安全护理,防止患者自伤、摔倒、意外和冲动性的伤害,并将尖锐或有伤害性的物品放置远离他们的位置。
对于抑郁患者,照顾他们时要态度和蔼,语言温柔,避免不要的刺激,多与他们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