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溶栓,与死神赛跑——(中)适合群体与禁忌
2021-11-04 17:40:00 阅读:868次

上一篇,我们对卒中溶栓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脑卒中一旦发病后,需在急性期时间窗内到达医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介入等血管再通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但你知道吗?溶栓也可能给病患带来颅内出血风险!因此不是每个卒中病人都可以进行溶栓治疗,这就要求医生必须严格掌握溶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简称“入排标准”),在时间窗内筛查适合的对象溶栓。违反禁忌证,可能带来无法想象的恶性后果。我们普通人能做到的,就是若身边人不幸卒中,应避免慌乱,第一时间整理患者的既往病情,给医生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我国2021版指南中,按照不同发病时间(3 小时内、3.04.5 小时内、6 小时内)列出了实施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相对禁忌证,详见表2~表4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严格按照入排标准进行筛查,仍然有1%2%的患者溶栓治疗后会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要预测哪些人真正会发生出血是个全球性难题,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有效的溶栓治疗,有可能引起出血,但不是所有的出血转化都需要担心。没有明显加重症状、不影响后续抗栓治疗的一些小出血不用过于担心。就像走钢丝,需要医患双方平衡治疗与风险。

 

总体来说,只要溶栓对患者利大于弊,受益更大,就应该在治疗时间窗内选择它。

 

 

 

 

参考资料:《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2021版)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请谨慎阅读。

本文为平台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并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