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大约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存在颈动脉斑块。
很多患者在体检查出有颈动脉斑块后,非常焦虑:颈动脉斑块就像个不定时炸弹,一旦脱落就会发生“中风”!于是很多患者对于脖子这块非常小心,不敢做像“转脖子”、“按摩颈部”之类的动作,生怕斑块一不小心就掉下来…
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在他们的体检报告中,确实很容易看到“颈动脉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硬化”之类的诊断。
颈动脉斑块为何发病率这么高?什么是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掉下来真的会引起中风吗?
长了斑块怎么办?需要吃药吗?能不能做手术取出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下“颈动脉斑块”
1、血管斑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长
我们体内的血液无时无刻地在血管里流动,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很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长年累月下来,血管壁上的脂质越积越多,使管腔越来越小。
就像我们家中的排污管一样,长期下来里面沉积了大量的污垢,使水管越变越窄,排水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堵塞。
血管也一样,这些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污垢”——就是所谓的“血管斑块”。
动脉斑块的形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人在30岁左右就开始生长颈动脉斑块了,40岁左右斑块增大、增多,60岁左右的人群几乎人人有颈动脉斑块。正常情况下,斑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
如果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因素,斑块则很有可能比正常人要更早出现,生长的速度也会比较快。
斑块使血管壁变硬、变厚,并逐渐突起,使血管越来越狭窄,逐渐变大的斑块最后可能会把血管逐渐填满,甚至堵死。
2、出现了颈动脉斑块, 身体会有什么症状?
大部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这些斑块往往通过“颈动脉彩超”发现。
如果斑块较小,没有造成管腔阻塞或严重狭窄,一般不会对脑部血液供应产生明显影响。只要采取充分的防治措施,可以延缓斑块的继续增多增大,甚至还可能会缩小甚至消失。
但是,如果斑块比较大,造成血管严重狭窄,可能会出现头晕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颈部动脉作为全身动脉的一部分,如果颈动脉已经形成斑块,往往提示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内动脉等,也已经发生了相似的病变。如果不加强防控,随后发生心肌梗死、脑中风、冠心病的风险则会大大增加。
3、颈动脉斑块,可能导致中风!
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主要血管之一,负责给大脑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在颈动脉分岔的地方,比较容易生长斑块,从而造成管腔的狭窄或堵塞,导致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
颈动脉斑块一方面会引不同程度的脑缺血,另一方面,不稳定的斑块随时都有可能会脱落,在血流的冲击下,脱离血管管壁,形成栓子,随血流移动到颅内血管,堵塞血管,导致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
4、中风——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有数据显示,世界上平均每7秒就有1人发生中风,平均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中风后幸存的患者将面临近60%的复发风险;中风后存活者中有40%的人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痴呆等,寿命缩短超过10年。
另外,一旦中风,还将面临沉重的经济压力。
因此,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要重视中风的预防,防胜于治!
但有些人还存在错误的观念:
“颈动脉斑块、中风等都是老年病,我还年轻,这些病离还我很遥远!”;
“我的斑块现在很稳定,是安全的,不用特别在意!”;
“有了斑块,吃药就可以了,大家都说他汀类药物效果很好,我也试试”
…
殊不知,这些错误的观念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最后造成心梗、脑梗、冠心病等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要提早关注血管健康,关注颈动脉的健康!
如果颈动脉有易损斑块,或者斑块造成了颈动脉狭窄,需要积极干预治疗,这是尽早预防脑中风的关键!
5、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治疗?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的治疗原则是:
一、去除诱因;
二、降低血脂;
三、稳定斑块不破裂,防止血栓形成。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案是: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服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6、如果有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都需要用药治疗吗?
一般情况下,
1、所有患有冠心病和脑梗死,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都应当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和阿司匹林;
2、年龄大于40岁的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或总胆固醇大于3.1mmol/L,应当长期服药。
3、若存在一处或多处颈动脉斑块,狭窄程度<50%。具有至少以下3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服药:
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高血压(包括高血压已经得到控制的患者);
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
肥胖(体质量指数≥28);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病);
吸烟。
除上述人群外,有了粥样动脉硬化或斑块后,首先分析自身存在的诱因能否去除。如果颈动脉斑块较小且造成的狭窄小于50%,又能在几个月内去除各种诱因,可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并定期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观察颈动脉斑块大小及狭窄程度的变化,如有必要可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如果有症状,且狭窄程度大于70%,就需要做“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
事实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属于终身性疾病,靠改变生活方式很难去除诱因。因此,有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的患者大部分是需要服用药物治疗的。药物治疗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
很多患者会担心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及阿司匹林会有很多的副作用,事实上服用药物的获益是远远大于不良反应的。
参考资料:
1、任中秀:《颈动脉斑块的危害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