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蕉绿”这个网络用语已不再流行,但“焦虑”仍然困扰着不少社会人士。只不过有的人是正常的焦虑情绪,有的人是病理性的焦虑即焦虑障碍(俗称焦虑症)。
正常的焦虑情绪是一种提高机体应急能力的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警告信号”。有4个特征:①明确的指向,如考试、会晤比自己级别高的人等;②持续时间较短,在威胁或引起焦虑的因素过去后,焦虑就随之消失;③对当事人的工作或生活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甚至可促进其成功);④可以被常人理解或接受。
而异常的焦虑或焦虑障碍,是指持续性的精神紧张或发作性的惊恐状态。患者往往没有明确的指向,或者焦虑的程度与引起焦虑的对象明显不符合,焦虑持续的时间长(在威胁或引起焦虑的因素过去以后,焦虑还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出汗、肌肉无力、口干、头昏、有时还可能有呼吸困难。
焦虑症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两种形式。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
焦虑障碍小自测
在三大常见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高居首位。我国患病率约1.6%~2.7%,美国患病率约5.7%。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以下是关于焦虑的小测试,列出了7项症状。针对每一种症状,请按照最近两周您有症状的天数,打“√”来选择得分:
针对这7项症状评估出的得分求和,可为判定参考。0~4分提示仅为正常的焦虑情绪,5~9分提示有轻度焦虑症状,10~14分提示为中度焦虑症状,15~21分提示为重度焦虑症状。当得分10分以上时,建议到医院就诊,明确疾病程度,对症治疗。
焦虑障碍的治疗
即使患上了焦虑症,也不用太“蕉绿”,目前治愈几率非常大。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能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的愉快心情。
焦虑症一般为长期综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常见有高效价苯二氮卓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情感稳定剂等。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等,关键是增强支持因素,减少不利因素,处理焦虑反应引起的各种心身反应问题。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焦虑症患者症状缓解后,仍需要坚持服用1~2年时间抗抑郁药物;停药以及减药需咨询专科医生,一定不要擅自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1]神经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2]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