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时而兴奋,时而忧伤,比抑郁症更可怕!
2022-03-30 17:55:10 阅读:5557次

自2015年起,由国际双相障碍学会和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发起,将梵高的生日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抑郁时,情绪低落;躁狂时,冲动易怒……人的情绪因各种因素而波澜起伏,正常的悲喜我们很常见,但是如果这些情绪超出了正常的波动范围,就很有可能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患者的情绪如过山车一样,长期反复被折磨,有自残、自杀的风险。因其有抑郁发作的典型特征,常被误诊为抑郁症。

 

 

一、情绪忽喜忽悲?需警惕双相情感障碍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但如果情绪很不稳定,时而天马行空,时而郁郁寡欢,就要警惕“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精神障碍,俗称“躁郁症”。

 

通常所说的双相情感障碍,包括双相I型障碍和双相II型障碍。

  • 双相|型障碍:以至少有过1次躁狂发作和反复发作重性抑郁为特征
  • 双相II型障碍:以反复发作的重性抑郁和轻躁狂为特征

 

二、出现什么症状 要考虑去医院就诊?

 

1、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浑身乏力,思维反应迟钝,自怨自艾;

 

躁狂发作时,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口若悬河,精力充沛,冲动易怒。

 

2、伴有睡眠障碍

 

抑郁伴发的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白天感到疲乏;

 

躁狂伴发的睡眠障碍:睡眠需求减少,感到精力充沛,工作、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抑郁表现持续两周以上或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

 

4、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不能好好学习、工作、与他人交往困难等

 

 

三、“天才病”,危害极大,别轻视!

 

轻躁狂状态确能激发创造性

 

患者处于轻躁狂状态时,思维敏捷性高,工作效率和创造性会被极大激发。著名政客丘吉尔、艺术家梵高等人都曾患有此病,这种病也被不少人称为“天才病”。

 

然而,多数患者并非“天才”

 

绝大多数患者并无过人天分。发病时还会引发酗酒、药物滥用、自杀等社会问题,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高自杀和高共病率的精神疾病。

 

 

四、采取综台手段,及时、积极治疗

 

1、综合治疗

 

可使用药物来调整患者情绪,还可配合一定的物理、 心理和危机干预治疗,全方位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2、家属共同参与

 

家属、家庭要给予支持和配合,如监督服药、观察治疗是否存在副作用、适当调解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等。

 

 

五、复发率高,需坚持长期治疗

 

双相障碍几乎会终身反复发作,且发作频率高,应坚持长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

 

巩固和维持期的治疗:可防止症状复发、促使身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只要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过上正常健康的生活。

 

 

六、双相暲碍患者,怎样缓解情绪?

 

躁狂发作时,延迟满足,不要立刻把想法付诸实践,可利用打球、跑步等运动消耗多余能量;

 

抑郁发作时,可做一些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调节身心。

 

 

七、双相障碍≠抑郁,误诊后果很严重

 

多数患者第一次发病时表现为抑郁情绪,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若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反而会诱发躁狂,使发作频率增加。

 

如何辨别?

 

除抑郁症状外,出现以下情况, 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

  1. 出现抑郁症状时年龄小,15~19岁是双相障碍的高发年龄段;
  2. 亲属中有人患过此病;
  3. 情感旺盛、不知疲倦、精力旺盛、做事效率高、冲动任性
  4. 伴有人格障碍、物质依赖,如吸毒等
  5. 使用抗抑郁剂后,症状转为躁狂。

 

八、哪类人群更易患病? 这些是重要诱因

  1. 遗传,父母中有人患双相情感障碍时,子女患此病的概率高;
  2. 应激事件,例如,在生活、工作上遭遇失败或挫折;
  3. 生化因素,当5-羟色胺(一种中枢神经递质)偏低时,去甲肾上腺素递质水平增高,可能出现躁狂症状;去甲肾上腺素递质水平降低,则可能出现抑郁症状;
  4. 性格因素,情感旺盛型人格气质的人更易患双相情感障碍;
  5. 季节变化,通常,躁狂发作多在春季,抑郁发作 多在初冬时节。

 

九、青少年高发,父母如何帮助预防?


若孩子遭受、目睹重大创伤事件,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1. 让孩子表达出负面情绪,真诚接纳、共情,给予信任感和安全感;
  2. 引导孩子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和行为有正确了解与认识,减少自责心态;
  3. 给予足够的陪伴和鼓励,减少说教,认可其长处;
  4. 一起运动,合理释放内心负面情绪;
  5. 若病情加重,要及时就诊。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请谨慎阅读。

本文为平台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并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