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脑供血不足怎么办?
2021-04-16 18:29:12 阅读:577次

脑供血不足指的是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出现的头晕、肢体麻木、精神倦怠、乏力、耳鸣、意识模糊、健忘等一系列身体不适,一般是出现于老年人,但是近些年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那么,当出现脑供血不足时有哪些常规的护理措施可以来减少或减轻这些症状的发生?

 

血压

 

1、控制血压

脑供血不足患者首先要避开、调整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应如何调整呢?

对于高血压应服用降压药品,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多参加室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

 

最好戒烟或少吸,因为吸烟能增加高血压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使血小板聚集率增高,导致血黏度增高。

 

2、调整饮食

首先应控制食盐摄入量,健康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包括各种调料品的含盐量在内。

 

其次避免酗酒,饮酒不但可以导致高血压,酒精过量,也会导致脑血管失去弹性,继而引发脑梗塞等疾病。

 

第三要注意控制血糖,由于糖尿病会促进脑动脉硬化提前发生,应忌食含糖较多的糕点、水果、甜点等。

 

第四平时可以多吃新鲜的蔬果,如洋葱、黑木耳、西红柿等,少量食醋、干红葡萄酒等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有益于延缓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3、心态乐观

出现脑供血不足时更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平时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如唱歌、跳健身舞、练练书法、打球等,既陶冶性情,又可以增强思维锻炼。

 

运动

 

4、培养规律运动的习惯

脑供血不足患者很重要的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多活动,平时可以做适当的家务劳动。

所有的有氧运动都对身体健康和血液循环有积极作用。建议每周运动3~4次,每次至少30~50分钟的快走或慢跑,但是应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5、多拉伸

拉伸能加速身体整体循环,预防关节和肌肉僵硬。建议每天隔一段时间在锻炼之后拉伸一下身体。

以上是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大家不妨日常多注意、多实施。特别提醒,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请务必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对病情恢复越有利。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请谨慎阅读。

本文为平台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并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