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管如自来水水管,流经它的水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杂质、污物,日积月累,水管难免会被污垢挂壁。
人体血管也是如此,血液中含有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颗粒细小,很容易透过血管内膜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加上其它因素,例如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少运动、吸烟、体重指数(BMI)超标、感染等,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
AS斑块犹如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就会形成血栓,引起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心梗、脑中风,甚至猝死。
有证据表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的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管腔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不稳定的斑块如“不定时炸弹”随时会破裂,引起血栓栓塞,可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所以,控制“坏固醇”升高,能显著降低心梗、脑梗及死亡的风险。
如何让胆固醇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1、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可溶性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内胆汁酸的排出,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因此,平时可以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简而言之,就是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如用橄榄油、大豆油等。
2、坚持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还可以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清除血中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的水平。
建议一周运动4~5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
3、保护肝脏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和代谢器官,胆固醇在肝脏中代谢为胆汁酸,如果想让胆固醇能正常代谢,就要保证肝功能正常。
所以,我们要杜绝伤害肝功能的行为,如熬夜,喝酒等。
要多食用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等,这些优质蛋白质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4、减少反式脂肪的摄入
反式脂肪对健康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食用反式脂肪会使“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并使“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反式脂肪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加工的食品中,平常一定要注意看食物成分表,尽量避免反式脂肪的摄入。
5、控制体重
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缺少运动,导致很多人的体重严重超标,肥胖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增加患病的风险。
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科学饮食,管住嘴,迈开腿,控制体重。
疫情无情,身边有爱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
因疫情无法看病的困扰
蓝生脑医特别推出义诊活动
(具体活动内容见下图)
共迎花开时节,共待相见时刻
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