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其实不是病,该如何应对?
2021-04-16 18:29:09 阅读:612次

王阿姨脑供血不足,整天晕晕沉沉的,有时甚至觉得天旋地转,干什么都没劲,很影响正常生活,王阿姨很怕哪天突然晕倒......那么面对脑供血不足应该怎么办呢?

 

脑供血不足

 

大脑作为人体的总司令部,血液相当于大脑的养料,必须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才能发挥好总指挥的作用,如果出现了脑供血不足,如颅脑内某处血管发生血流不畅的情况,就会出现头晕、眩晕、昏昏沉沉、精神倦怠的症状,很影响正常生活。

 

可即便如此,脑供血不足并不属于一种疾病,而是导致一系列症状的直接原因。

 

脑供血不足常发生于以下人群:

  • 老年人。据不完全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在80岁以上的老人中,脑供血不足者则占到80%。
  • 颈椎病患者。
  • 高血压人群。
  • 低血压人群。
  • 脑血管病患者。如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

 

出现脑供血不足该怎么办?

建议如果出现头晕、眩晕、头痛、失眠多梦、嗜睡、视物不清、听力减退、耳鸣、记忆力明显减退、肢体麻木、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如果是脑梗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耽误时间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分一秒都非常宝贵。

 

脑供血不足的辅助检查手段有哪些?

先根据相应的临床症状和病史,通过医生查体、综合判断,再来选择辅助检查手段。

  • 抽血化验
  • 脑血管彩超以及颈血管彩超
  • 脑血管CT
  •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除此之外,如果是颈椎引起的,需要做颈椎相关的辅助检查等。

 

如何改善或预防脑供血不足?

如果已经出现了脑供血不足的症状,积极控制病因是关键。例如高血压人群,应尽可能地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以防进一步发生病变。

即使是正常的健康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会逐渐老化,脑供血不足也在所难免。所以,提早预防很重要!

 

脑供血不足饮食

 

以下几种方法不仅适用健康人用来预防,同时也适用于改善脑供血不足:

一、饮食

1、补充抗氧化物质

番茄、桑葚、蓝莓、橘子等食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清除自由基,减少对血管的伤害。

2、多吃不饱和脂肪酸

鱼肉、蘑菇、坚果、奶类、橄榄油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高血脂、保护血管很有好处。

 

二、运动

众所周知,运动是很好地促进血液循环的方法,有助于畅通血流,改善脑供血。

身体允许的话,建议每天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3次。例如慢跑、快走、太极拳、瑜伽、游泳等,以中等运动强度为宜。此外,可以经常踮脚尖,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

 

三、姿势

保持正确走姿、坐姿,不良的姿势可使颈椎承受的压力高达50多斤,大大增加了颈椎病变几率,势必会压迫血管影响大脑的正常供血。

 

走路时应抬头挺胸、平视前方,不要含胸驼背,以免压迫颈部神经,久而久之造成颈椎骨质增生。

办公室人群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每隔一个小时适当活动活动颈椎,放松一下颈部肌肉,避免僵硬感。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请谨慎阅读。

本文为平台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并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