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铺天盖地的有关高血压的科普文章,低血压就不是那么为人所知了。或者说,低血压并没有像高血压一样引起人们的重视。诚然,高血压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低血压对我们健康的损害也是很大的。
如果血压长时间低于正常水平,我们的身体会表现出三个症状:
1、头晕眼花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长时间蹲着或坐着后,如果突然站起来,会出现头晕眼花、眼前发黑的现象。这叫体位性低血压。情况不严重的,缓一会儿就能好;情况严重的患者在起身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晕倒。更别提因头晕眼花而可能发生的意外了。
2、身体乏力
如果你很容易觉得疲劳、总是四肢无力、提不起劲儿、感觉浑身没力气,很有可能就是低血压。这些都是低血压的典型症状,主要是血液循环过慢、供氧不足导致的。
日常生活中如果偶尔感到疲劳,但过一会儿就能缓过来,说明情况还不严重,平时多注意休息即可;但如果长时间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3、体质虚弱
长期处于低血压状态的人免疫力和抵抗力不如正常人强。从气色上也可看出与健康人有所不同,他们有时只是长时间走路或工作都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昏迷。所以,如果长期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配合医生的建议,及时治疗。
低血压应该怎么改善?
1、加强营养
低血压的人要注意加强营养和均衡饮食,可以多吃蛋白质和气血类食物。因为低血压的人通常会伴有贫血,所以多吃补血的食物也有助于升高血压。
2、加强锻炼
因为低血压患者经常感到头晕,所以对运动也有排斥心理,是能不运动就不运动。但是,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平时可以适当做一些身体能承受的运动,对调节血管功能也很有帮助。
3、少吃或不吃降压食物
很多人都不会特别注意饮食。即使他们已经患有低血压,他们仍然吃很多抗高血压的食物。像苦瓜、冬瓜、海带等。这是平时餐桌上常见的,这些都是降血压食品,低血压患者应该少吃。
如果你发现自己血压低,平时就应该多加注意。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饮食习惯,都要及时调整。严重低血压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如果低血压的一些症状已经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及时治疗。但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的作用大于治疗,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